傷口包扎是為了保護傷口不受再次污染,戶外急救包達到壓迫止血、固定骨折、關節(jié)、敷料等作用,減少滲血、滲液及預防水腫。包扎時要遵循無菌操作原則,為后期治療創(chuàng)造良好的前提條件。動作輕巧,快速敏捷,穩(wěn)固,松緊度適宜,避免碰撞傷口,以免增加出血量和疼痛。打結(jié)要注意避開傷口和不宜壓迫的部位。通常用三角巾和繃帶包扎。常用包扎方法如下。部創(chuàng)傷者不宜用此法。
3)雙人椅托法 甲以右膝跪地,乙以左膝跪地,各以一手伸人病人大腿下而互相緊捏,另一手彼此交替支持病人背部。
4)拉車式 兩個救護者,一個站在傷病員頭部,兩手插到腋前,將其抱在懷內(nèi),一個站在其足部,跨在病員兩腿中間,兩人步調(diào)一致慢慢抬起,臥式前行。
(2)器械搬運 是指用擔架(包括軟擔架)、移動床(輪式擔架)等現(xiàn)代搬運器械,或者就利用床單、被褥、竹木椅、木板等作為搬運器械(工具)的一種搬運方法。
1)擔架搬運 擔架搬運是院前急救最常用的方法。目前最常使用的擔架有普通擔架和輪式擔架等。
2)床單、被褥搬運法 遇有窄梯、狹道,戶外急救包擔架或其他搬運工具難以搬運,且天氣寒冷,徒手搬運會使傷(病)員受涼的情況下所采用的一種方法。這種搬運方式容易造成傷(病)員肢體彎曲,故胸部創(chuàng)傷、四肢骨折、脊柱損傷以及呼吸困難等傷(病)員不宜用此法。
3)椅式擔架或椅子搬運法 樓梯比較狹窄和陡直時,可用牢固的椅式擔架或竹木椅作為工具搬運傷(病)員。失去知覺的傷(病)員不宜用此法。
2.常見危重傷病員的搬運
(1)脊柱、脊髓損傷的搬運 遇有脊柱、脊髓損傷或疑似損傷的傷(病)員,不可任意搬運或扭曲其脊柱部,在確定性診斷治療前,按脊柱損傷原則處理。
(2)顱腦損傷者常有腦組織暴露和呼吸遭不暢等表現(xiàn)的搬運 搬運時應使傷(病)員取半仰臥位或側(cè)臥位,利于保持呼吸道通暢;腦組織暴露者應保護好其腦組織,并用衣物、枕頭等將傷(病)員頭部墊好,以減輕震動。
3,注意事項
(1)徒手搬運,動作要輕穩(wěn)、敏捷、協(xié)調(diào)一致,避免震動,減少痛苦,對路途較遠的病員,則應尋找合適的工具。
(2)搬運時注意病人的安全,動作要輕穩(wěn),不可觸及患部;傷(病)員拍上擔架后必須扣好安全帶,以防止墜落;上、下樓梯時應保持頭高位,盡量保持水平狀態(tài);擔架上車后應予固定,傷(病)員保持頭朝前腳向后的體位;對不同病情的傷(病)員要求不同的體位,使病員舒適。
(3)密切觀察生命體征,保持各種管道通暢,戶外急救包較長時間和遠距離的運送應定時翻身,調(diào)整體位,協(xié)助大小便、飲食等。
(4)對骨折及脫位、大出血的病人,應先固定、止血后再搬運。
(5)輸液病人應妥善固定,保持通暢,防止滑脫,注意輸液速度的調(diào)節(jié)。
(6)重視危重病員的心理支持,使病員積極面對。
(7)在自然條件惡劣時,應注意保暖、遮陽、避風、擋雨和雪等。